51吃瓜 艺术硕士美术领域(135107)培养方案
( Fine Arts)
2021年6月修订
一、专业学位类别介绍
本专业属于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美术领域,代码:135107,英文名称为 Fine Arts。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研究生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旨在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文化教育事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技能及良好综合素质的高层次美术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这要求既要发挥交叉学科互助优势,建立与世界前沿艺术、文化对话的专业平台,又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以艺术创新弘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三、研究方向
1.雕塑
2.油画
3.中国画
4.书法
5.现代装饰与设计
四、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其中两年为课程学习,一年为毕业创作与论文写作。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为4年。
五、课程设置
本专业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50学分,实践类课程学分不少于30学分。学位课程类型包括四类:A类课程为全校公共外语、政治理论、学术规范等学位课程;B类课程为以知识基础构建为重点的专业基础课程,C类课程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专业实践课程,D类为各院系开设的选修课程。A、B、C三类课程为必修(或规定学分必修)课程,其中A类课程7学分、B类课程8学分,C类课程36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培养环节
(一)发挥综合性院校学科优势,采用专业导师小组培养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的模式。导师为导师组负责人,全面负责导师组制定专业培养计划,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提出专业研究的基本要求,对学生的研究课、必修、选修等课程作出具体规定,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创作。
(二)研究生教学内容以专业训练为主,兼顾理论素养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采取课堂教授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等方式,重视课堂训练,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觉学习的能力,同时积极创造艺术实践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实践活动,提高审美及艺术修养,提高研究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进行创作的能力。
(三)注重专业能力学习,积极主动与现代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聘任领域内知名校外专家作为兼职导师,发挥校外导师专业性、前沿性特点。
(四)注意利用艺术交流中心与艺术实践基地的对外交流平台,与国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开展包括协同创新、联合培养、学术工作坊等多种形式的合作。
(五)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和程序,做好学位论文、毕业创作和论文答辩的各环节工作,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七、专业实践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美术学基础理论与创作技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沿型、复合型人才。注重实践基础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艺术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潜质,培养具备较高的绘画和艺术设计水平,以及较高的艺术修养,能够独立的从事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的高层次艺术专业人才。
(一)采用专业导师小组培养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的模式。聘任领域内知名校外专家作为兼职导师,发挥校外导师专业性、前沿性特点。积极创造艺术实践条件,与国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及国家级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模式,实践内容包括科研项目、专业考察、美术创作、艺术设计等多种形式。
(三)硕士研究生需在中期检查前,完成1篇不少于3000字文献综述报告(论文选题方向)。参加至少2次高质量的艺术学方向科研活动,包括:学术讲座、报告会或工作坊等,撰写2篇不少于800字的心得体会。
八、毕业考核
本院美术专业硕士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后,需完成由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两部分组成的毕业考核。
(一)专业实践能力展示
主要考核专业能力与创作水平,强调艺术创新性与艺术实践能力,能反映申请人良好的技术驾驭力、想象力和诠释力,符合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求。具体要求包括:
1、国画、油画、雕塑类专业学位申请人需准备3-6件完整的原创作品。
2、书法类专业学位申请人需准备(4—8幅)书法作品或(5—10方)篆刻原创作品。
3、公共艺术类专业学位申请人需准备一整套公共艺术设计方案与说明。鼓励采用现代数字成像技术展播。
(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
专业学位论文应紧紧围绕专业展示内容,根据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对历史、现状及基本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经典案例进行综述分析,发掘普遍规律,并尝试应用所学理论对实践创作进行分析与阐释。论文要求结构严谨、方法得当、思路清晰、有创新性,且符合《艺术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要求。
(三)毕业考核委员会
考核委员会由3-5名领域内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考核小组应就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是否达到合格水平展开讨论,学位申请人导师不得担任考核委员会委员。
九、学位授予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修满规定学分,答辩通过,达到本专业学位授予条件者,可申请毕业并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附表: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开课学期  | 是否必修  | 适用方向  | 备注  | 
A类  | 10284A001  | 硕士生英语  | 4  | 第二学期  | 是  | |||
A类  | 10284A0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第一学期  | 是  | |||
A类  | 10284A003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1  | 第二学期  | 是  | 三选一  | ||
A类  | 10284A01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第二学期  | 是  | |||
A类  | 10284A004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第二学期  | 是  | |||
A类  |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  | _  | 每学期  | 是  | 毕业前修完  | |||
B类  | 130100B07  | 艺术创作论  | -  | -  | 至少8学分  | |||
B类  | 130100B01  | 艺术理论与美学  | 3  | 第一学期  | ||||
B类  | 050403B02  | 外国美术史专题  | 3  | 第一学期  | ||||
B类  | 050403B03  | 中国美术史专题  | 3  | 第一学期  | ||||
B类  | 050403B07  | 中国美术史料与论文写作  | 2  | |||||
B类  | 050403B08  | 书法篆刻技法  | 2  | 第一学期  | ||||
C类  | 050403C17  | 中外雕塑史专题  | 2  | 第一学期  | ||||
C类  | 050403C18  | 东方美术史  | 2  | |||||
C类  | 050403C06  | 装饰绘画  | 2  | |||||
C类  | 050403C07  | 公共艺术原理与实践  | 2  | |||||
C类  | 135107C20  | 中国画山水技法与创作  | 8  | 第一学期  | 中国画  | |||
C类  | 135107C22  | 城市雕塑创作  | 6  | 第二学期  | 是  | 雕塑  | ||
C类  | 135107C23  | 雕塑制作与加工  | 6  | 第三学期  | 是  | 雕塑  | ||
C类  | 135107C24  | 艺用人体解剖  | 4  | 第三学期  | 是  | 雕塑  | ||
C类  | 135107C25  | 临摹经典作品  | 6  | 第三学期  | 是  | 油画  | ||
C类  | 135107C26  | 人物肖像写生  | 4  | 第三学期  | 是  | 油画  | ||
C类  | 135107C27  | 创作技巧研究  | 6  | 第二学期  | 是  | 油画  | ||
C类  | 135107C28  | 古画临摹研习  | 8  | 第三学期  | 是  | 中国画  | ||
C类  | 135107C29  | 白描与水墨习作  | 8  | 第二学期  | 是  | 中国画  | ||
C类  | 135107C30  | 装饰设计实践  | 6  | 第二学期  | 是  | 设计  | ||
C类  | 135107C31  | 新媒体艺术设计  | 4  | 第一学期  | 是  | 设计  | ||
C类  | 135107C32  | 公共艺术设计基础  | 6  | 第一学期  | 是  | 设计  | ||
C类  | 135107C33  | 古代法书临摹  | 6  | 第三学期  | 是  | 书法  | ||
C类  | 135107C34  | 书体创作  | 5  | 第二学期  | 是  | 书法  | ||
C类  | 135107C35  | 古代书论导读  | 5  | 第二学期  | 是  | 书法  | ||
C类  | 135107C15  | 毕业创作(中国画)  | 10  | 第三学期  | 是  | 中国画  | ||
C类  | 135107C16  | 毕业创作(油画)  | 10  | 第三学期  | 是  | 油画  | ||
C类  | 135107C17  | 毕业创作(书法)  | 10  | 第三学期  | 是  | 书法  | ||
C类  | 135107C18  | 毕业创作(设计)  | 10  | 第三学期  | 是  | 设计  | ||
C类  | 135107C19  | 毕业创作(雕塑)  | 10  | 第三学期  | 是  | |||
C类  | 135107C21  | 实地写生  | 10  | 第三学期  | 是  | 
(开课学期请填写第一学期、第二学期或每学期)

搜索
导航
			
		

Email:  51cgweb.net
地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51吃瓜
鼓楼校区东大楼
电话:025-83593650
TOP